如何隐藏银行发来的短信_怎样不泄露银行信息

hacker|
160

如何保护银行卡信息?

银行卡卡号、密码,持卡人姓名、身份、证号、 *** 等隐私信息。

不法分子常假冒10086、95588、95533、95555等电信运营商或银行群发“积分兑换现金”短信。短信通常内置一个假冒运营商、银行的钓鱼网址,用户登录后就会被要求输入账号、密码、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。“一旦填写了这些信息,骗子就获取了这些信息。”

改装过的POS机,也能提取银行卡信息。系统平台漏洞,导致个人信息关联泄露。部分 *** 平台由于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系统漏洞,而被黑客恶意下载数据库。各种被泄露的数据库又被黑客整合成巨大的“社工库”。

扩展资料

对于信息盗取方式,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陆兆华建议,广大用户及时到银行把旧M1卡更换为IC芯片卡,可以大大降低复制风险。遇到盗刷应立即冻结卡片,防止损失继续扩大——拨打 *** 挂失或者通过手机银行自行操作。

其次,立即报案。立案回执要保存——这样在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才有据可查。立刻到附近银行取现,并打印凭证。这是为了证明银行卡在你手中,而其他地方发生的交易均为伪卡。

更重要的是,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。陆兆华强调,用户不要点击短信中的任何网址链接,不要轻信任何积分兑换现金、抽奖等短信和 *** 。不要向任何陌生账户转账、汇款。

此外,为手机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。比如腾讯手机管家,可以精准拦截各种诈骗短信、诈骗 *** 、钓鱼网址、查杀各类手机木马支付病毒,确保手机安全。
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--银行卡不想被“克隆” 个人信息切勿泄露

银行卡如何防止被盗刷?

1、保护好身份证信息不被泄露

每个人都有身份证,身份证上面有我们的唯一身份证号码、头像等信息,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信息,可以防止信用卡被冒领,降低盗刷风险。

2、保护好信用卡的有效期和背面后三位安全码

信用卡正面有四位数字,是信用卡的有效期。信用卡背面一串数字,其中后三位数字尤为重要。国内的信用卡在国外消费的时候,是不需要输入密码的,只需要信用卡有效期和背面安全码就可以把钱刷走。

3、不要把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

银行给持卡人发卡的时候,都会核实是不是本人申请的信用卡,同时规定信用卡只能持卡人本人使用,如果把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会增加盗刷风险。

4、限制消费金额

持卡用户可以设置信用卡消费每日限制次数,对每次金额的大小,万一被盗刷,把损失降到更低。也可对线上转账或者网上消费进行上限设置。

5、开通短信服务

持卡人可以开通短信通知服务,随时了解自己的信用卡账户资金变动情况。一旦发现信用卡异常,可及时与银行联系了解情况。

如何保护银行卡信息不被泄露?

;     一、银行卡个人信息泄露4途径

1.办卡环节

      在办卡环节中,客户申请信用卡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银行办卡人员私自倒卖;这其中包括银行内部或受聘于第三方的工作人员,相较之下,银行对于后者的监督难度大;

2.卡片寄送过程

      在银行卡寄送过程中,不排除物流公司读取相关信息的可能;比如,快递公司有意要获得卡上的个人信息,技术上操作的难度并不大。

3.银行内部“ *** ”

      银行信用卡部门将信用卡客户的个人信息集中“ *** ”给银行其他部门,如保险部门等,还不排除“二次 *** ”或“多次 *** ”;

      比如,未经持卡人同意就将信息提供给保险公司、基金公司、证券公司等金融同业或房产中介、汽车厂商等机构,第三方获得持卡人信息后,向持卡人进行业务营销。

4.街头陷阱

      还有遍布 *** 和街道角落的“代办高额信用卡”等陷阱,以办卡的名义获取消费者的详细个人信息,属于“高危陷阱”。

      代办高额信用卡是非常危险的行为,比如办卡人可以获取你的真实信息并对手机号码等加以篡改,办卡成功后留作自用,却告诉你办卡失败,让你不知不觉中欠下巨额卡债。

      ★重中之重:尽量减少办卡申请环节

      对于消费者来说,要想减少资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,就要减少申请办卡环节,更好不要通过办卡员或是柜台申请,直接通过银行官网或是银率网等银行授权的 *** 将自己的申请信息递交给发卡银行的信用卡中心。另外,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保管信用卡要注意以下四点:

      ★ 勿将银行卡与身份证放在一起;

      ★ 妥善保管银行卡签购单,对账单等单据应及时处理、销毁;

      ★ 不要在公共场所的电脑里留下卡号信息,包括卡号、有效期、背面的安全码信息等;

      ★ 任何情况下,银行职员或警方都不会要求持卡人提供银行卡密码或账户转账,如遇此类要求,应及时报警。

      银行卡信息泄露之所以成为行业普遍现象,主要原因在于行业监管的缺失。但除此条款之外,有关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的规范再难见只言片语。即使上述条款,也显然过于粗陋,难以发挥实际效力。

0条大神的评论

发表评论